本帖最后由 弘石设计 于 2024-9-14 14:52 编辑
坐落在首都的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中关村厂区始建于1958年,是我国在1970年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诞生地,其中1号与3号厂房分别在2018年和2020年被列入国家工业遗产名单。
时过境迁,曾经的辉煌已成过去式。转型之际,团队有幸担纲厂区建筑与景观的一体化改造设计工作。
01 开放与闭环
团队改造视野不局限于设计端,我们坚持“以终为始”的策略,从运营角度出发,以设计总包的角色把产业链的前后端串联起来,为项目注入符合当下的市场逻辑。
将原本“内向型”厂区改为“开放式”科技园是项目的重要策划定位。厂区由东西向(运星大道)与南北向(功勋大道)的两条主轴线构成,T字形交汇点是核心活动区域。在商业与配套价值最高的区域引入更多业态,创造区域内的活力热点。
厂区独特的历史IP是驱动改造的内核,利用历史、社会、商业价值三者的联动形成效益闭环。以厂区的历史价值吸引大众走进不为人知的卫星制造厂,将场地内的商业价值最大化,为园区运营提供持久动力,进而反哺于物理空间与文化属性的升级。
1号厂房配楼改造 02 显露与覆盖
新的设计与历史痕迹并置
建筑改造希望呈现新的设计与历史痕迹共存的状态,老厂房气韵的显露,新活力元素的注入,均是基于不同建筑特点与功能需求的顺势而为。
清洗与修缮前后对比
1号与3号厂房作为国家工业遗产,工作重点在于清洗与修缮外墙面,恢复红砖表皮肌理,优化采光,更换外窗及增加窗套细节设计。为尽可能展现历史建筑的形象,采用内保温节能形式,结构加固的外框架以仿混凝土涂料刷涂,与原始肌理保持一致。
以1号厂房拱形元素为母题的改造设计
改造后的1号厂房
为厂区注入新的元素
非工业遗址的2号及5号厂房采用更现代的改造手法,以米白色涂料打底,更换外窗,增加压顶、金属窗套等细节,在红砖建筑群中丰富空间形态。
2号厂房北侧钢梯 03 纳入与退让
1号厂房配楼改造
厂区内大量伴随园区共同成长的树木,亦是场所记忆的一部分。新功能与老树木的关系亟待梳理,我们所采用的方式是纳入与退让,在矛盾中建立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关系。基于这样的原则,原址内90%的乔木得以保留。
将原址树木纳入到建筑的雨棚
保留厂房原有的气韵
1号厂房配楼首层作为沿街商业需要开敞的空间,原址松树和柏树紧邻建筑墙体,空间关系局促。我们通过独立柱悬挑出半实半虚的雨棚,将适当修剪枝杈的树干纳入其中,既解决空间需求,同时避免砍伐原有树木。
行政及卫生楼的改造/钢梯的共生设计
5号厂房与其畔的建筑间有一株三人环抱粗的梧桐树,新的建筑功能要求此处增加一组钢梯。钢结构顶部外侧横梁与枝杈距离非常近,影响到钢梯的稳定性。在确保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将钢梯外侧顶部的横梁取消形成Y字造型,与树木形成一种退让性的共生,类似设计同样出现在2号厂房北侧观景钢梯中。
04 老故事与新场景
厂史展示廊
厂史展示廊的设计宛如一条时空隧道,让来客游走间了解厂区的历史。中心广场地面铺装嵌入金属材质的文字,记录我国发射的55组卫星名字和发射日期。南北轴线的终点是一比一复原的“东方红一号”卫星模型,以及“东方红一号”诞生地纪念碑。
镶嵌55组卫星名字与发射日期的地面铺装
1:1复原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模型
东西轴线利用2号厂房室内外的1米高差,打造线性台阶,可供游人休憩和交流。在行道树稀疏处,布置旱喷水景,可作为多功能小广场,满足表演、市集等户外场地需求。终端是一个利用成品集装箱为空间的功勋设备展示厅。
利用高差的线性景观
旱喷水景
功勋设备展示厅
05 就势与附合
节能设计示意图
团队利用工业厂房高度的特点进行被动节能的设计。保留原始屋顶的通风窗,在侧墙低位和高位设置可开启外窗。通过高低位通风窗,在室内外空气热压作用下形成自然循环。闷热季节,空调系统仅负担空调区热负荷,大量热湿空气仍由自然热压排除,从而有效达到节能目的。
1号厂房由于建成时间久远,屋顶结构复杂且脆弱。我们将改造的所有主干线贴墙贴柱安装,选择牢固受力点设置管架支撑。这种方式在保留空间完整性与通透性的同时,降低对结构的影响和加固成本。
06 叙旧与纳新
在卫星厂的改造中,我们始终以一位温和的设计角色,与老厂房叙旧,和新元素言欢。在岁月长河中寻找沉睡的航天记忆,让寻常烟火走进历史深处。
史之所来,新之所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