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 一、前期分析 1.1现状分析 (1)气候 秦皇岛市的气候类型属于暖温带,地处半湿润区。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比较温和,春季少雨干燥,夏季温热无酷暑,秋季凉爽多晴天,冬季漫长无严寒。 (2)文化 秦皇岛是一座既蕴涵古都风韵,又富有现代气息的文化都市,为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山海文化、长城文化、旅游文化、民俗文化特色鲜明,中西多元文化交融汇聚,城市文化印记俯拾皆是。 (3)矿产资源 秦皇岛内矿产丰富,其中蕴含优质玻璃用白云岩1.5亿吨。 秦皇岛丰富的玻璃用白云岩矿藏为花境设计提供了特色乡土材料;温和的气候是花境植物生长的天然温床;山海文化、长城文化营造了特色文化氛围,同时也是后期设计的主要文化背景。 1.2区位分析 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接辽宁,西接京津。 承办园博会园址选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栖云山区域,本次设计的花境位于园博会场区内主路西侧的七号场地,面积599平方米。 1.3交通分析 花境设计的7号场地东侧紧邻园博会主路,道路宽度10米,向北通往主展馆,向南通向入口;场地南侧次级路道路宽度4米,进入河北省园区;北侧小路道路宽度2米,连接各市园区。 二、项目思考 2.1提出问题 (1)秦皇岛历史文化浓厚,如何用六百平米花境设计体现当地特色文化? (2)场所三面环路,同时又在通往主展馆和河北省各市园区的必经沿线上,是重要人流经过处和视线交汇处。如何打造多面观花境?增加游人参与性? (3)在人为干预条件下,如何保护港城生态? (4)花境5月份施工,如何在短期内形成观赏效果?打造永不凋谢的园博会花境? 2.2基本解决方法 第一方面,深入挖掘当地特有山海文化、长城文化,打破传统设计依靠小品、标语表现场地文化的模板,通过植物色彩,花境表现形式突显文化内涵。 然后,除了满足空间尺度和功能性之外,花境设计更多地从使用者角度出发,以人的行为习性和心理感受为设计依据。 再然后,通过合理化植物配植模式和场地、道路走向,最大限度建立结构合理、自然协调的小环境,实现雨水高效收集利用。 三、方案解读 本次花境主题为“山海·像”,花境颜色提取自秦皇岛著名景点——山海关,关暖黄,山青翠,海蔚蓝,同时在色彩上对山海文化、长城文化进行文脉延续。赋予场地独有的内涵和意义。在形态上抽象化山海关剪影,利用镜墙、小品和花卉,使游客在游历一个花境时,可以时刻感受到秦皇岛特色景观氛围。 花境平面布局结合游人游线,不同转角设置不同主题花卉,相应的镜子位置顺应路线,产生花、像重叠,似真似假的视觉效果。 为营造丰富植物层次和植物材质变化,符合6-10月观花的同时,考虑到花境景观的可延续性以及永不落幕的园博会宗旨,在植物选取上以多年生为主。植物利用场地内两米的高差和自身高度在立面上结合境墙,形成前低后高,层层叠起的视觉效果。 场所内设置一条宽一米的观花小径,利用当地乡土材料白云石,板石铺装、碎石收边,在硬质与软质景观间自然过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