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骆马湖南岸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

2022-08-24 发布
首页 / 设计类 2682 0 0

arts

积分:58

私信

本帖最后由 arts 于 2022-9-2 11:11 编辑

骆马湖南岸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
一、规划构思
       本案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湖滨新区,在骆马湖与京杭大运河、黄河故道之间,形成了“一湖两河”的特色格局。同时也连接了东部的三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湖滨公园、罗曼园等一系列旅游区和西部的皂河龙运城项目等新一代旅游业态。

▼景观资源分析

       因此,本案在设计中结合周边环境,引湖纳山,串联古今特色景区,加强生态空间的有机串联以及与城乡公共生活的有机融合,以“线+点”的景观模式,通过针对性的滨水生态修复提升,营造了宿迁湖滨新区人文到生态的过渡带,打通全域旅游脉络,共筑宿迁名片级的滨湖生态风光带。

▼设计策略
二、空间布置
       坚持“城河共荣”、“景河共生”,传承大运河“流动的文化”,打造宿迁“水韵名城”的特色展示窗口
       本案利用场地“一湖两河”的特色格局,营造特色景观旅游休闲路,延续“一湖两河” 流动的文化,打造宿迁本土水文化的名片。将水文化融入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之中,追求水与岸、河道与民居、旅游设施与文化景观的协调之美、整体之美,使水岸风光与风土乡情各美其美、交相辉映,为宿迁水文化注入新时代的青春活力。高标准高水平高品位地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宿迁水文化展示提供直观的展示窗口,进一步提升“一湖两河”沿线生态品质、景观环境质量及沿岸群众幸福指数。

▼规划概念


       “道法自然”地对骆马湖沿岸进行生态提升。骆马湖是江苏境内第四大淡水湖,有灌溉、调洪、航运和水产之利。湖区水生植物有芦、藕、菱、蒲等二十多种,盛产鲫鱼、银鱼、鲢鱼、青虾、白虾、螃蟹、河蚌等十多种水产品。并且,骆马湖是调蓄沂、沭、泗洪水的大型防洪蓄水水库、京杭运河中运河的一段,被江苏省定为苏北水上湿地保护区,同时也是南水北调的重要中转站。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也主张传承古人“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理念,实施柔性治水,修复水岸自然形态、湿地系统,构建自我调节、自我净化的水系。

▼项目区位

       “继往开来”地对大运河文化进行保护传承。一方面 “继往”,延续大运河“流动的文化”,明确这些大运河文化遗产和关联资源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保留历史文化风貌,做好与沿线特色古迹如宿迁皂河镇龙王庙行宫,即全国众多乾隆行宫中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持最为完好的一处行宫的引导及周边景观提升;
         另一方面 “开来”,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多角度挖掘和展示大运河文化内涵和现实价值,推动大运河从“地理空间”走向“文化空间”,让大运河丰富的历史遗存从静态变为活态,让运河文化在现代活化复兴,更好地服务今人、传承后人。

▼流动的文化

       “融合共生”地对黄河故道进行资源开发利用。基地西南侧昔日荒凉不堪的黄河故道,如今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森林带。林木面积达4万多亩,百万株意杨直插云霄。这条森林带也被称为"江苏新生的绿色长廊",同时也成为了基地的生态背景林,因此本案在设计中将黄河故道的景观及文化资源融合,延续绿色长廊,共筑宿迁水韵名片。

▼乐水休闲系统空间规划

       设计基于生态敏感性、土地适宜性、村落位置、旅游资源分布、景观视线、交通可达性、服务设施半径等要素,对原有道路线路和配套设施进行综合分析评估,进行景观提升设计。
       公路全长15.2km,以“一湖两河”为中心,规划设计了“一道三段多节点”的空间布局,由“乐动林荫”、“乐享湖光”、“乐游渔村”构成的生态绿道,串联起沿途农田、鱼塘、森林、湿地、湖泊等5种自然景观风貌,连接“乐塘公园”、“乐泽公园”、“乐水观景台”、“乐活公园”、“乐渔渔村”等多处滨水公共活动空间,并以象征水韵的渐变标识系统,共筑碧波之上的“乐游之旅”。

三、创新与特色
       设计在尊重场地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低影响开发,主要从重塑生态基底、重现景观美学、重建文化联系、重构海绵体系四个方面进行修复提升,拓展滨湖景观视野,增加滨水活动空间,丰富滨水岸线,补充生态设计,增加文化展示空间。

▼现状分析

▼更新前项目现状——黑白
   更新后项目现状——彩色

1.重塑生态基底
       设计中针对场地紧邻骆马湖、动植物繁多、生态基地良好的情况,通过驳岸软化、引入生态浮岛、补充人工湿地等手法进一步加强栖息地生境保护,营造生境序列。梳理植物群落,补充水生植物,形成灌类栖息区、沼泽类栖息区、林类栖息区交错连续的景观廊道,提升生物多样性。

▼湿地系统

▼栖息地修复



2.重现景观美学
       本案也从景观美学的角度,对现状景观进行了提升优化。充分利用现状森林、湿地、鱼塘等景观资源,创造生动的公园活动空间。如在现状湿地处,梳理场地地形,构建低影响栈道系统;

▼湿地提升(乐泽公园)


▼湿地提升(乐滩公园)

       在安澜桥周边景观的改造中,针对现状无亲水空间、植被多样性差、城市开放空间需进一步提升的问题,梳理出郊野森林、多功能草坪剧场、郊野花甸等疏密有致的景观空间,补充乡土植物,以多层次的种植体系、低维护的花草甸,展现郊野景观美学;

▼乐活公园






       在宿迁闸段,针对场地驳岸类型单一,草皮退化,植被多样性地低,缺乏活动空间的现状,适当增加滨水台地、自然驳岸、净水驳岸、阳光草坪等多元空间,结合低维护的花草甸,构成滨水弹性活动空间;

▼乐闸水岸

       在乐游渔村段的杨树林中,设置穿林骑行道和驿站,都力求将功能与美学充分结合,关注人性尺度设计,进一步提升市民景观体验。

▼乐水骑行道

▼乐行驿站

▼乐水观景台

▼乐渔渔村

▼乐动林荫段分离式道路

       场地当中的多功能草坪、观赏草坪均以乡土植物、混播草坪为主,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且维护较低,既适应宿迁的气候条件,又能保证四季的观赏效果。

▼郊野花甸


       场地中梳理出一些野趣花径空间,采用了不用的花卉植物搭配,均为露地易成活品种,且保证了四季均有花可赏。

▼野趣花径


3.重建文化联系
       本案在设计中植根苏北水乡文化,根据场地“一湖两河”的水韵特色,提取了马远所绘《水图》中的五种波纹肌理,结合碧波色系营造渐次加速的骑行体验。结合渔村、驿站等休闲空间,挖掘运河文化,古村文化进行科普展示,与景墙、构筑结合,形成丰富的趣味节点,提供多样的水岸文化展示。

▼绿道系统


▼水纹主题骑行标识

4.重构海绵体系
       设计中根据现场高差,梳理场地地形,完善海绵体系,并进一步加强驳岸安全。其中结合海绵系统,设计了乐塘公园艺术水泡地形,将海绵调蓄功能与艺术展示效果相结合,形成了丰富多变的湿地景观。在多处节点设计中也结合透水铺装、生态草沟、雨水种植池、雨水湿地,构建场地海绵体系。补充三十多种原生乡土湿地植物,构建6.4HA的湿地系统,可回收18HA的雨水用于景观浇灌,使场地可以满足30HA的雨水冲击。

▼海绵体系

▼乐塘公园











使用道具 举报

arts

积分:58

私信

全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