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ED新西林景观国际 于 2022-8-26 17:44 编辑
艺术之谷·精琢生活
基地位于严西湖滨湖片区,地理位置优越,一侧为春和路,地块内部通过春和小路与城市接驳,形成依城傍湖的独特地块。首先,基于花山半岛这样一处稀缺的毗邻城市的风景资源,规划及景观达成共识,形成共同的设计导向,即:自由、共享、包容。
项目区位↓
设计导向↓
设计逻辑:纯粹才交融
——
功能编织、体系纯粹、关系交融
中央公园作为整个花山半岛景观线索的根系,“编织”不仅仅表现在设计手法上,更应该是“编织”空间与人群的关系,让景观流动与建筑交织、艺术与生活共鸣、童趣与长者完美互动。这也是整个花山半岛的生活愿景。
自然生成法则↓
诗意结构编织(三经:风/雅/颂 三纬:赋/比/兴)↓
设计以编织之法来进行景观的控制,首先要定义每一条编织线索的纯粹性,因为当线索不纯粹,就无法形成有序编织的结果,由此我们提纯出三条线索:生态系统线索、艺术线索、全龄功能线索,并以中央公园为生发点,如大树自根系萌生,在中央公园中交织的各主题元素,依自然流动的法则在花山半岛中蔓延、生长、交织,最终编织出城、湖之间的专属生活场。
塑造消隐与窥探的边界
谈及这个社区与城市的第一界面,首先一定离不开场地里那极具地标意义的白石美术馆,取意于自然生长的原石。犹如自然落下的一枚白石,点题项目“安屿那”式美学,整体白灰的纯粹色调,充满几何切面雕塑感的建筑表皮。在最初的际会,就感受到整个场所奠定的宁静、优雅、纯净的氛围感。
如果说白石美术馆是一枚点睛的基石,那么顺着场所禀性的几何草坡,以及变化细腻的台阶处理就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卷。这一方面创造性地与场地高差和解,另一方面也一脉相承了建筑的建造手法。一系列的体块组合,呈现出的雕塑感与艺术感,做到了更有力地传递场所精神。
几何草坡的另一面,与之相对的则是反向倾斜,平行于美术馆立面的内向型坡面水景,为馆内人群提供别具一格的视觉体验。
场地内丰富多变的高差处理,让主入口的界面呈现充满品质与调性。细腻交错的台阶,自然没入绿坡的草阶,充满艺术体块感的几何挡墙,处处充满匠心。
雕塑从·沉浸自然的山谷绿野
我们需要做何种设计,风与光会告诉我们,自由摇曳的芒草会告诉我们,土地也会告诉我们,我们要做的就是仔细倾听答案。
穿廊而过,站在三角水磨石汀步,树影婆娑,感受穿谷而入的轻柔晚风。眼前是顺着场地原本的高差地势,就此成型的下沉式谷地。硬质的铺装台阶与柔和的绿化犬牙交错,芒草盈盈蔓延,杉林亭亭丰茂,一路看去,满目景色错落有致,悠然宜人。
台阶与芒草如同按着音律节奏一般,错位交织,这种诗意般沉浸式的观赏体验,驱动着行人继续前进窥探更佳风景。
值得一提的是,谷地两侧的高差消化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靠近美术馆的一侧采用了层叠的深色水台与种植池交错组合,达到与建筑自然衔接的目的。另一侧则是采用干净利落且经典永恒的巴拉甘式跌水景墙。
流动的边界与形态
一路前行,自由散布的异形几何汀步再次出现在阵阵微澜的水面上,漫步其间,只待走向景色更佳处。温润的水面,纯白硬朗的汀步,深色粗粝的砾石,绿意茸茸的草坡,不同材质不同形态的景观元素通过精心搭配,共同雕琢一幅无限好光景。
云桥之下,整片绿谷中庭,自由灵动的景致尽入眼帘;而云桥之上,已然又是抵达另外一番风景。好的风景不会是轨道,线性且单一定向,而应该是一片旷野,广袤且自然地流动,拥有多元自由的形态与边界。
自然本就一剂良药,具备疗愈人心的力量。穿行漫步于云桥之上,自然的岛群间,微坡疏林,浪漫花境,森居体验助力人们重新寻回人类生命的本能,从自然间汲取营养能量,去对抗尘世纷扰喧嚣。
谱写艺术与浪漫的街区
斑驳的树影跳跃在小径上,被自然的花海萦绕环抱。这样的自然的蓬勃与诗意,是安屿那生活的底色。在街区漫步,看草木生长,抛却日常烦恼,更能感知生命的美好。 在这浪漫的生活中,艺术将是生活的一模亮色。一起探访林中街区,在各种艺术氛围下放飞想象,也可以林间作画,林下野餐。在喧嚣的城市之中,抵达心灵的秘境。
色彩绚丽,形态优美,层次丰富的花境,让整个艺术商街涌动着浪漫的色彩与流动的风景,为人们提供了一场精彩视觉盛宴。这得益于花境营造匠心雕琢,精心提炼世界名画中的色彩规律,作为花境的美学指导,让花境的色彩符合艺术的规律,表达出优雅静谧的人文意境。
轻盈的云廊以一种柔和自然的姿态,作为景观线索,蜿蜒串联起整个场地,为人们提供独特的行走体验,自由地穿行于不同场景之间。
畅想畅玩的童年体验
“跟随玛尔斯,探索一个充满奇幻、体验科技,与未来的火星峡谷乐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