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鹭潮•鼓浪屿美院

2022-08-11 发布
首页 / 设计类 2738 0 0

GND杰地景观

积分:8

私信

本帖最后由 GND杰地景观 于 2022-8-22 15:17 编辑




项目背景
鼓浪屿位于福建九龙江入海口,与厦门岛隔鹭江相望。基于突出的普遍价值,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于2017年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私立鹭潮美术学校,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工艺美术院校,1993年正式挂牌成为“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随着教育需求及规模的变化,2010年校园整体搬迁至集美区大学城后,鼓浪屿校区一直处于空置状态。2018年,福州大学与联发集团合作,启动这座旧校区的修缮提升项目,从而适应新的城市发展需求。





现状分析
项目原址上校园整体空间布局规整,院落层次分明,地形高低错落。虽然已经空置了8年,但走进校园里,我们依然能感受到浓郁的艺术气息和清幽雅致的校园环境。筼筜湖畔的“白鹭女神”雕塑坐落在道路一旁,教学楼与成荫绿树相对,楼梯口旁造型各异的成排白色雕塑,让人清爽悦目。





校园内存有20 世纪90 年代欧陆风格建筑(综合楼)、60—70 年代风貌建筑(主副教学楼、雕塑工作室)和60—70 年代的普通建筑(男女生宿舍楼、实验室)三种建筑类型。





设计策略
设计团队基于前期的现场勘查与调研分析,本案景观提升设计以“尊重延续场地文脉、增强社区互动性和场地的公共可达性”三大理念为主题,以低成本、低干预的方式修复校园,尊重场地特性与原生态自然环境,保留原场地材料并重复利用,让校园在新生中也能带有历史的痕迹;结合建筑功能改造了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和闲置的地块,校园得以重新回归日常生活,为周边居民与社群提供一个生活、交流、互动的公共空间;通过梳理出清晰合理的主次交通流线,对外增设出入口,内部通过增设阶梯与平台,将现有功能空间和周边社区最大程度地连接起来,使其从一个封闭的校园转变为向公众提供多重体验的成长型文旅艺术园区。





植物保护策略
了解场地生态现状,梳理场地中值得保护的内容,明确适用于该场地的植物物种,构建丰富的植被结构层次,提升场地生物多样性。





展现工艺美院的发展和变化,并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精神的回归。





多方共建
鹭潮·鼓浪屿美院,历时四年提升改造,项目团队由校方、策划、设计、运营管理与艺术家组成,在鼓浪屿深厚的艺术文化精华的滋养下,承载了重大的城市文化艺术价值。升级更新后面向城市周边地区打开,成为社区的一部分,同时也将成为鼓浪屿上一个新的文旅交流空间。

通过升级改造而成的鹭潮·鼓浪屿美院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由国际艺术教育研修基地、国际艺术驻留创作营地、国际艺术交流展售中心、艺术体验消费目的地四部分组成。






设计呈现
鹭潮广场作为园区的主要入口,也是园区中开放性最大的功能空间。原场地被围墙和绿篱围合起来相对封闭,与建筑及周边环境缺少互动。设计以原有的肌理为底图与保留建筑有机融合,打开中部广场空间,为来访者建立一个可供聚会、社交、学习和探索的场所。







打开的界面使城市功能空间有效渗透入园区,更好的导入城市人流激活产业园区的服务配套部分,使园区空间与城市空间互通共融。可以举办周末市集、电影放映会和季节性的庆祝活动的中心广场,给该区的美好形象做出了贡献,帮助建立起一个宜居的生态友好型社区,也带动了该区的经济发展。







当代艺术中心设计中巧妙运用了尺度与高差的变化,艺术化的红砖与原场地铺装组合形成一个具有围合感、几何感的场域空间,通过植物造景将广场与建筑空间组织起来,消弥了空间边界,呈现出一个全新空间感受。人的行为和建筑、景观联系在一起,创造延续场所精神又有局部创新的新景观。







户外庭院设计将功能和美学融合,设置休闲艺术坐凳,形成了一个建筑与自然的完全融合的空间,多用途空间开放而不喧闹,是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绝佳之所。






先锋剧场通过对消极空间进行改善提升,色彩鲜明的艺术坐凳和其他一系列活跃的功能空间,为散步、休憩或小型聚会提供了灵活的空间,大量的多年生植物环绕庭院主体空间,创造了轻松平静的氛围。







在现场勘查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白鹭女神”雕塑保存十分完好,具有历史美感和校园场所记忆。因此,对其改造应坚持低干预和可逆性的原则,不移动雕塑位置,通过对场地绿化景观梳理改造、修复和增设坐凳,打造疏朗大气的白鹭中心广场空间。




设计保留了场地北侧的古榕树,修复和清理树池,并以古树为中心组织空间布局,景观和建筑相互协调,利用地形、体量和植被创造出一个动态的公共空间,让古树和周围新建环境形成对话。




值得一提的是,设计最大程度保持树体的原生环境不受影响,在关键点置入最少量的设计介入和干预,铺装设计预留足够空间,让气根位置保留原始环境,以避免损坏树根,大面积灰色调铺装与各种自然生长的植被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与碰撞。





沿石阶拾级而上便进入了学子苑,利用现场废弃的石材,结合现状乔灌木和草本等低维护的植物,将利用率低绿地改造为可参与的生态花园,同时将已建成的建筑与其自然环境重新连接起来。




美院标志性的“徽章”—— 红色跑道和雕塑走廊,翻新后成为最有校园氛围感的打卡地。大卫、思想者、断臂维纳斯、伏尔泰、高尔基……这些出自艺校师生之手的临摹雕塑与林荫跑道,晨曦残阳树影曼妙,在地面勾勒出光影的艺术之美。







擎天的树木,扎根生长、开花结果,又被绿藤一圈圈缠绕,无论远看还是近仰,都仿若走进了一片原始森林,更是鼓浪屿上难得的盛景和天然氧吧。







来青坡常年被荒草藤叶覆盖遮挡,原始场地地形错综复杂,流线单调且不畅达。如何能在尊重环境的真实性和原生性前提下,塑造出新的富有活力的使用场景和形象,成为空间改造提升的重点。




设计在保留原有的地形和乔木基础上,通过蜿蜒步道,串联入口、平台、树林、草地等,并植入了丰富的社交场地,实现景观的灵活布局和多维使用,使得白鹭林成为一个有趣的探索场所。





乔木绿植葱茏,地块遗存的水塔、雕塑富有艺术感,带来一片艺术自然的山林美感。为使用者提供亲自然的体验,延续场地历史记忆。充分利用场地遗留的石材创作景观,利用施工挖出的石头改做步道,新建观景平台选用自然可透水的石材,节约成本同时也非常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受园区生态环境的启发,设计利用本地植物将广阔的未充分利用的草坪与乔木交接区域改造成一个个生态可持续的花园。自然野趣、形态优美的观赏草和保留原生态植被,丰富了这里的植物多样性也吸引了鸟类、昆虫等很多野生小动物的到访。





白鹭园设计上延续保留了场地的结构特征和功能,从游憩空间,拓展空间,观赏空间等角度整体考虑景观功能的提升。设计拆除美观与实用性弱的构筑物,修葺颇具历史感与艺术性景墙,保留长势较好的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优化篮球场尺寸并重新划线,置入步行道与草坪空间衔接。






艺术场设计提取建筑旋转楼梯元素,利用艺术化的线条将设计美感扩展到高空俯瞰的视角,景观与建筑用柔美的形态创造极富韵味的音律。在绿色调的背景色下,旋转楼梯、原生植物、林间小径、弧形草坡随地形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宛如在空间里翩然起舞的灵动线条,将休闲、观景、游憩与户外活动串联在一起。建成后的草坪空间被市民充分利用,艺术市集、星空露营等丰富活动在此开展。







娴静美院 - 修缮后的鼓浪屿美院,生态之美越发可见,自然的植物与建筑共生,与雕塑共融。各种飞鸟来栖,悦耳起伏,打破了久违的沉寂,可谓活力满园。






希望通过设计改造修复校园生态环境,延续传承社区文化,形成新文旅生态圈助力鼓浪屿艺术发展。景观设计中最大限度地保留校园风貌以及历史文化,创造生态性、趣味性、互动性、精致化的新园林空间。营造艺术文化氛围,提升基地空间环境品质,并为未来的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促进展览、表演和艺术活动的不断更新。鼓励人们在园区中漫步,度过美好的时光,同时,结合建筑功能布局也为一些休闲娱乐活动提供机会,细致的设计能够满足全龄的使用需要,吸引更多人前来参观游玩,从而提升对遗产价值的集体认知。带动周边社区经济的发展,使校区重新焕发活力。









当前使用和状况
鹭潮•鼓浪屿美院负责人林入表示,在园区运营规划上希望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让厦门市民和游客能够重回鼓浪屿来,重新体验鼓浪屿这座音乐之岛、艺术之岛和世遗之岛的美好。




2022年“五一”假期里,鼓浪屿的艺术园区—— 鹭潮•鼓浪屿美院开放,虽降雨不断,但仍吸引近万市民前来游玩,参加在此举办的首届岛屿玩咖嘉年华活动。




本次嘉年华活动集合艺术展览、文创市集、非遗技艺特色体验店、多场主题音乐会、创意手作课堂等内容。“挺喜欢鼓浪屿的,之前也有来过,想说趁着这个机会再来一次,没想到这里很有艺术气息。”来此参观游览的游客大呼过瘾。

未来,社区将继续成长,日益焕发新的活力。











使用道具 举报

GND杰地景观

积分:8

私信

全部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