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为基于文化感知视角下的城市滨水公园设计。基地位于南屿镇高新区,靠近闽江南港,西侧为教育用地,东侧规划有大片商业用地。根据附近居民日常需要及上位规划要求,需要打造一个集游览、休憩、健身、科普和文化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公园。引入基地所在区位特有的福州闽剧元素,深入分析地块特有的自然条件,将闽剧中的四大唱腔:逗腔、江湖、洋歌、小调分别对应地块特点进行划分,最后将基地分为逗水过浪、江湖滂叠、习山叹洋和调起浪更四大主题分区,并运用场地设计、景观设置等人工手段加以强化突出四大唱腔给人以五感上不同体验。 设计以原有的地形条件为基础,以闽剧中的水袖元素为灵感来源打造曲线路网,分析地块水文、气候条件以及周边环境和服务人群分割出不同功能区域,并根据地块与人群关联程度的大小分别设计自然原型、自然型和工程自然型生态驳岸。另外在生态游览区构建特色音艺雨水花园,践行生态可持续原则的同时也是戏曲文化良好的传播媒介。 本案的自然景观设计保留场地原有的榕树、香樟等长势良好的高大乔木,保护场地生态系统和场所记忆。多采用福州城市绿化常用植物以构成自然和谐的生态景观,增加亲人尺寸的3米以下灌木和花草植物以及3到8米的乔木植被层营造具有包围感、互动感的绿色生态环境,力求打造一个赏心悦目、适合畅情抒怀的景观环境,最终达成将戏曲融入生态空间设计,打造人类最后的赏美家园的设计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