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阡上景观 于 2023-9-25 18:45 编辑
▲静谧的小庭院 传统语境中的庭院代表心灵的庇护所,正如中国传统园林,多为文人雅士追求自然、避世归隐之所。庭院自古被赋予很多文化属性:步移景异、别有洞天、曲径通幽……,往往这些手法被反复运用,从中又衍生出各种表现样式,往往观赏性大于功能性。
现代语境中的庭院是什么样式?一方庭院不仅仅是建筑的外延,更是承载生活的场所。它代表对生活的态度,也展现对生活的理解。此庭院面积不大,我们希望以简约、艺术为切入点营造独特的场地气质。 ▲方案草图 ▲方案草图 ▲实体模型研究 ▲绿荫掩映中的小庭院
别致 有法无式格自高。每个庭院都应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原因在于使用者和环境的不同。不追求流行样式,不墨守成规,从基本条件入手,与环境对话。 ▲场地被绿植包裹 ▲场地嵌入到自然中 虽然这里距离乌镇咫尺之遥,周边江南水乡气质也很浓厚,然而我们并没有从文化和传统入手,而是试图摆脱这些束缚。场地周围植物浓密,设计没有将自然延续到里面,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用干净的景墙将自然隔绝在外,如此场地嵌入到自然中被自然包裹,加之潺潺的流水声打破了场地的宁静。干净与繁茂,动与静,使内外空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内外氛围形成强烈反差 ▲流水声打破了场地的宁静 ▲干净的景墙将自然隔绝在外 ▲干净精致的场地与外围自然的环境形成对比 ▲流水声打破了场地的宁静 ▲流水声打破了场地的宁静 淡雅 真正的美不需要浓妆艳抹。去繁就简、低调内敛、追求本质,美就自然而生。小庭院没有夸张的形式,以白色砾石为基底,台阶、水景、雕塑、植物被简单的体块统一在一起。克制过度的设计欲望,不做张扬的造型和繁琐的细节,转而关注比例尺度,一切点到为止。甚至只用芝麻灰、葡萄牙米黄、白色砾石三种材料塑造空间,尽量排除不必要的装饰。春夏秋冬四季轮转,小院就如雕塑一般凝固在这里,植物也成为雕塑的一部分。 ▲方案草图 ▲没有夸张的形式,去繁就简 ▲场地铺设白色砾石 ▲台阶、水景被简单的体块统一在一起 ▲简洁体块的水台、背景墙衬托白色雕塑 ▲简洁的廊架和体块感的背景墙 ▲简洁体块的吧台和水台 ▲水台叠水 ▲雕塑感的植物 ▲植物被纳入到雕塑中 ▲细腻的植物搭配 ▲植物嵌入到吧台中
“慢”步 低调的木门掩映在绿荫中,推开院门,叠级水台引导人缓缓步入其中。走在白色砾石上沙沙作响,就如行走在沙滩上一般。雕塑、水台、吧台都沿墙设置,成为室内的背景,也为场地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 ▲入口掩映在绿荫中 ▲入口掩映在绿荫中 ▲水台结合台阶处理高差 ▲叠级水台引导人步入场地 ▲水台结合植物设置 ▲白色雕塑是场地的焦点 ▲吧台沿墙设置 ▲设计考虑了室内的视线需求
白色雕塑和水台始终静止在这里,记录着周围的时光流转。水渠被刻意拉长嵌入到吧台中,使人在闲坐时可感受时间的流逝。尽端的构筑被外围植物环绕,是会客和休闲之所。阳光明媚时节,漫无目的的闲坐其中,思绪伴随着流水奔向远方。让步子慢下来,也让心灵慢下来,用心感受生活,感受家的温暖,这是我们设计的初衷。小庭院也如人,慢慢与环境融合,也与生活融为一体,成为家的一部分,与家人一同成长。
▲水渠嵌入到吧台中 ▲水渠和吧台结合,功能和美学结合 ▲构筑被外围的植物环绕 ▲构筑是会客和休闲之所 ▲简洁的构筑,即美观又实用 ▲漫无目的的闲坐其中,思绪伴随着流水奔向远方
“拾”光 小庭院尽量留白处理,像凝固的雕塑,也是光影的容器。“光”是这里的精灵,跳跃在其中。有了它,小院就更有生命力和厚重感。光影透过稀疏的枝叶洒在地上,印在墙上,干净的场地都是它挥毫泼墨的地方。
▲方案草图 ▲实体模型光影研究 ▲“光”是这里的精灵 ▲光影洒在干净的景墙上 ▲干净的景墙为“光”提供了空间 ▲“光”随时在变化中 ▲序列感的背景墙随着“光”的变化不断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