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2567193658 于 2021-9-9 15:50 编辑
项目背景
基地位于枣庄高新区黑龙江路南侧,此地块有别于传统公园、口袋公园、街区景观等城市公共空间,狭长的带状区域自西向东连接了袁寨山与宏图河,是枣庄高新区重要的城市生态廊道,与周边其它生态绿带共同编织成城市生态网络格局。
科创绿廊作为此区域首开绿地空间建设项目,将作为城市发展的绿色引擎和催化剂,激发城市新生活力,促进城市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发展。
场地原为高压线防护绿地,南北宽85米,东西长1450米,项目一期横跨长白山路与复元二路,占地面积约6.8公顷,是城市的一处灰色空间,布局单调、无可参与性空间、园路铺装破损严重,整个场地缺少与城市的对话和连接。高压线的迁移,为这片场地迎来新的生机。
△建设前航拍
愿景策略
设计之初从城市层面考虑未来空间的生活需求,愿景打造生态、开放、多元城市公共空间,从生态、生活、社会三个层面加强自然、人、城市三者之间的联系,营建更加包容的、平等的、自信的未来城市生活情景。
项目一期位于长白山路与复元二路之间,已于2021年7月基本建成。完成后的绿廊公园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多样化的空间体验。
一处“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的多彩生态绿廊、一处“春在廊桥上,船行画卷中”的多彩文化绿廊、一处“万亩繁花红烂漫,千秋百子乐团圆”的多彩城市绿廊。
场地的重生
条带状的场地空间延续了原有场地南北向的绿化疏密关系,保留了南侧原生的密林种植区域,最大限度降低人为干预;北侧场地进行空间重构,充分考虑市民参与性和高新区生态科创新城的片区定位,形成体验性、生态性、开放式城市公共空间;慢行体系贯通东西、林间小路南北串联,形成动静结合的空间体系,密林区也成为南侧未来社区的绿色屏障。
△平面图
布局形式来源于运河的漕运文化,各个空间与园路的交织变幻犹如大运河中川流不息的船只。每个地块的设计手法一致,空间构成变化多样,设计用现代简洁的表现形式演绎传统文化,在铺装、种植、配套驿站、小品雕塑、廊架等构筑物中均采用了统一的线性设计语言。
挖掘文化,融入科技
作为承载城市记忆的载体,景观植入了鲁南运河文化、诗词文化元素,将文化记忆照进现实,达到情感共鸣;作为展现城市形象的窗口,场地中设置现代科技小品、艺术互动装置,将科技融入生活。
初至场地,伴随着传来的袅袅流水声和嬉戏声,映入眼帘的是以船型为元素打造的公共座椅,仿若即将远行的小舟,整装待发。
△夜幕下的旱喷广场
听到孩子们的欢笑声此起彼伏,你忍不住走进,去探个究竟。赋予多重功能的旱喷广场上,孩子们忘我的和水亲密接触,尽情穿梭,烈日炎炎的夏季,色彩斑斓的喷泉给了他们一丝凉爽与畅快,也成为这个夏天独有的生活记忆。
还记得小时候玩过的折纸小船嘛?巨型折纸船雕塑实现你儿时乘风破浪的梦想。
你仰望天空时,是不是也能看到镜面中那个认真生活的自己。
地面互动钢琴——这里是孩子们冒雨都想要体验足下音乐场。
充满艺术范、科技感的座椅,随手就是一组科技时尚大片,成为极高人气的网红打卡点。
林下空间
开敞通透的林荫小径。
欢声笑语掩盖不住的惬意,刚栽种的芒草正在生长,待到秋天会更美。
特色的慢跑道串联了每个地块形成慢行系统,北侧为5米宽慢跑道,南侧为3米宽休闲步道,南北相连、均成闭环,并与各个健身场地、服务驿站相连接,慢跑时不用穿越马路就可实现不同活动体验。
慢跑道选用了深酞蓝底色与彩色划线,给人清新畅快的视觉感受。
绿化包裹的羽毛球场地总是人气满满。
开放草坪上,简约的廊架既是对景,也是避雨纳凉之处。
服务驿站与自然环境相容,兼具了厕所、休闲、餐饮、管理等功能。
建筑面积虽然不到150平方米,但在设计过程中经过了多次改版,最终选择使用虚实结合的处理方式,形成了公园中“生长”出来的建筑。
针对人权的使用规律,在园路与空间的布局上进行深入研究和反复推演,柔化空间边界,赋予自然属性,简化文化符号,增加配套设施,给人们提供一处自然舒适、平等包容、积极自信的城市公共空间。
为保证每一个空间、每一处细节都能完美呈现,设计团队与施工团队目标一致,克服了很多困难,解决了很多现场问题,包括铺装选材与施工工艺、现场种植苗木选定、电气灌溉设备位置处理等技术问题,以及项目的其它协调推进问题。目前科创绿廊一期已于7月初向社会开放,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目前项目的标识、小品、活动设施等还需进一步完善调整,新种的苗木花草正扎根生长,多给自然留一些时间,静待花满枝头、绿树成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