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研究背景灰霾是当下要面对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之一,“我国区域大气灰霾形成机制及其气候影响和预报预测研讨会”在2002年12月15日于北京召开并首次提出灰霾概念[1]。造成灰霾天气的主要因素是粉尘颗粒物(PM)。一般按照颗粒污染物的空气动力学等效粒径分类,一共有总悬浮颗粒物TSP(10-100μm)、粗颗粒物PM10(2.5-10μm)、细颗粒物PM2.5(0.1-2.5μm)和超细颗粒物PM0.1(≤0.1μm)这4种类型[2]。不同颗粒物的组成成分不同,目前已经有大量的医学相关研究表明,PM10可进入人体呼吸道影响人体健康,而PM2.5则可以直达肺泡,由于其含有重金属、高毒性多环芳烃和二恶英等,可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3-6]。除此之外,由于PM2.5颗粒较小,重量轻,在大气中停留时间较长,治理难度大,对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也有很大影响。 2013年12月,全国各大城市相继出现重度霾日的情况。中国气象局数据显示,江淮地域大面积呈现出PM2.5浓度超过384μg/m3的重度污染现象,12月4日南京甚至首次发布了空气污染的红色预警通知。从近五十年南京雾霾气候数据来看,总体全年霾日呈上升趋势,由于南京地理条件三面环山,地处长三角经济区核心地带,人口众多、交通拥挤,不利于空气流通、对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不利。并且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扩容,工业排放、燃煤量都在增加,机动车尾气、扬尘以及农业和油烟污染都致使污染排放加重,近几年的雾霾天数量更是逐年增加。 目前,南京市政府已经在采用一系列措施应对大气颗粒物污染,例如目前出台的《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南京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明确提出,要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布局,增强工业污染防治,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全面控制扬尘、农业、生活污染,实行大气重度污染预警应急方案,及时采取工业企业限、停产,机动车限行、工地停工等举措,综合考虑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除减排方法外,增加对大气颗粒物的去除作用,并利用有利条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等有效的辅助措施。 1.2研究目的及意义城市绿地是组成城市生态环境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7],它具备多种生态功能,如通过降温增湿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减少噪音污染、削减空气中的大气污染颗粒物、保证城市的生物多样性等等,同时它也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良好环境,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 植物作为绿地中主要组成成分,由于其绿化面积和理化特性,作为生物过滤器对可吸入细颗粒物有一定的吸附和净化作用[8]。因此,植物的生态效益逐步被人们所重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从植物种类及叶片结构、林分因素、滞尘因素等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目前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具体特性,如郁闭度、疏透度等对植物吸附PM2.5的影响研究较少。因此,本文试图得出植物群落结构参数对植物削减颗粒物的影响作用区间以及和温湿调节效益之间的组合效益区间。实验选择秦淮新河百里风光带燕西线段进行研究,对比测定不同植物群落结构的细颗粒物PM2.5等含量,分析城市绿地对消减PM2.5的作用,并探讨植物群落结构参数以及温湿调节效益综合作用区间与PM2.5消除率之间的关系,为高效削减大气污染颗粒物的植物配置提供参考。 1.3 研究综述1.3.1相关概念 1.3.1.1PM2.5沉降原理 颗粒物通过撞击从而滞留在其他物体表面并脱离大气环境的过程称为沉降。一般而言,沉降可分为干沉降和湿沉降。干沉降主要包括沉积、扩散、湍流,湿沉降主要包括冲刷和隐性沉降[9]。除此之外,一些化学作用或静电也可以使PM2.5发生部分沉降。研究表明,由于颗粒物易撞击并滞留在湿润粗糙或带电的表面,而植物表面以及所处地表坏境均符合条件,极易吸附并沉降颗粒物。 1.3.1.2植物消霾和滞尘差异 研究表明,植物吸附粉尘的方式有3种类型:滞留(或停着)、附着和粘附,且不同吸附方式的作用机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10-13]。大气颗粒物中的SO2、NOx等气态污染物,可通过植物吸收转化为其他物质,但不能通过滞尘作用进行消除。因此植物消除雾霾机理虽然包含了滞尘作用,却并不完全等同[14]。 1.3.2国内外研究进展 国外学者针对具体植物种类或植物叶片消除颗粒物的能力研究较多。例如,Virginia等[15]研究发现,比起光滑的叶表面,粗糙的叶表面尤其是有细绒毛或者凸起的叶脉等构造时在滞留悬浮颗粒物时会更有效率。Little等[16]、Pal等[17]和Wedding等[18]的研究都表明,叶片构造对捕获颗粒的效率十分重要。Dzierz·anowski 等[19]和Sæbφ[20]研究发现,与植物吸附大气颗粒物能力呈显著正相关的是叶片表面蜡质层含量,但叶面粗糙度和叶面积大小以及滞尘量无显著相关性;且灌木吸附颗粒物能力强于乔木,针叶树比阔叶树能力强等。Sæbφ等在挪威和波兰比较测定了欧洲城市常见的乔木和灌木种共计47种,对这些木本植物的滞尘(不同粒径颗粒物)能力研究发现,不同树种间的滞尘能力相差很大,最大甚至相差20倍。Beckett[21]和Lovett[22]等的研究表明,各类植物滞留大气颗粒物能力差异很大,主要是由于树冠结构、枝叶密度以及叶倾角不同而导致的。 目前国内针对植物群落结构消减PM2.5的研究较多,例如,李新宇等[23]对北京北小河公园绿地进行测定发现:从年平均看,公园内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内PM2.5浓度排序为:乔灌草型>乔草型>草坪>篱草型>纯针叶林,说明对PM2.5等颗粒物的消除最优的是乔灌草结构的植物配置。汪结明等[24]的研究也证明,相比单一的植被结构,复层式植被结构对空气颗粒物的滞尘能力明显较强,按滞尘能力大小排序依次为阔叶乔灌草>针叶乔灌草>阔叶乔草>灌木草坪>草坪。 季节和气候因素对植物消减大气颗粒物也有影响。吴志萍等[25]在6种城市绿地空气PM2.5浓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发现,不同季节绿地内PM2.5浓度春季为草坪最大而乔灌草最小;夏季为阔叶乔草浓度最高,对照点浓度最低;秋季篱草浓度最高,阔叶乔木浓度最低;冬季阔叶乔木浓度最高,阔叶乔草浓度最低。虽然夏季植物生长良好,绿量较高,但是由于乔灌草的结构,其PM2.5等颗粒物浓度反而较高,可能与乔灌草结构植物密度相对其它结构最高、枝下高相对较低以及花灌木数量偏多有关系。上述情况时,林内湿度高、通风较差,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输散,当外界颗粒物不断进入时,林内颗粒物浓度反而升高。 任启文等[26]在城市森林三维绿量对空气微生物、颗粒物浓度影响的研究中发现,当最小单位面积绿量达到3.87时,对降低颗粒物和微生物浓度有明显作用。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还应当考虑如何增加绿量以实现植物群落生态效益的最大化,郑俊鸣等[27]通过研究福州市闽江公园植物群落结构特征,针对植物配置提出:提高乔木平均层高,选择冠幅饱满、冠高大的植物,进而提高群落结构的空间绿量;选择适宜的优势种,比如胸径断面积大、生活能力强的树种,以提高单株乔木的三维绿量,同时还要注意优势种的数量比例以及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的配置;根据具体的适生环境在满足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要注意植物群落结构的丰富度和均匀度的结合,注重植物的生态位,构建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结构体系,提高植物滞尘消霾的生态效益。 以上这些研究对植物削减PM2.5已经有一定的深入,但缺乏定量的具体参数区间研究,尤其是不同参数的组合效益研究相对较少,是本文进行研究的主要突破口。
|